2014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北京积云教育就是秉承这种理念和指导,深度融合校企合一,以就业为龙头,扎实深耕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缩影,一个学生就是一个故事


  时间聚焦到2018年3月,积云教育物联网方向1704班级24名学生毕业了,一个月后,这24名学生全部就业,最低月薪10000元人民币,最高的达到18000元。这只是物联网方向连续7个月全部就业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当笔者翻开这些名单,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历历在目。


  张硕飞同学来自河南安阳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务农,有个姐姐,他是家里的老小,也是唯一的男孩,高中时学习成绩不好,对未来非常迷惘,不知如何选择。看到有的同学兴致昂扬、跃跃欲试地参加高考,他没有任何信心。于是,在距离高考还有3个月的时候,他经人介绍,走进了积云教育。


  最初的他想法很简单,不能上一流大学,那就学一流专业。目前,IT行业就是最热门的专业,那就到积云教育学一流技术吧。但是他对自己是否能学好,是否能真正达到万薪就业一点都没有信心,他觉得如果拿不到“万薪”,六七千元也可以接受。学习的过程一点都不轻松,很多次他都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这得益于同学们和教师的鼓励。大量的代码和案例需要他不断的练习和重复,每天学习到深夜,他一直对自己说,再苦再难,也就一年,坚持就是胜利。最终他坚持了下来,毕业后,很快找到了一个月薪13000元的工作,他觉得自己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企业工作一个月后,他适应了工作岗位对他的要求,工作游刃有余,他觉得自己选择积云教育是对的。他给老师送了面锦旗,感谢老师对他的帮助,没有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他可能坚持不到最后。


  这个班级里还有一个典型——王家瑞,来自山西吕梁,他来积云的时候已经28岁了,而且是已婚。他高三那年,弟弟高二,他觉得成绩不如弟弟好,主动放弃了上大学,因为家里太困难了。他选择去打工,弟弟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十年过去了,弟弟大学毕业在太原工作,发展也不尽如人意。他觉得自己不能一辈子这样活着,正好有人介绍积云教育,经过多次考察,他觉得积云教育管理严格、模式先进,最后他说服了妻子,决定到积云学习,但是学费承担起来很有压力,经过申请,积云给他办理了第三方助学贷款,帮他走进了积云。在1704班,他一直是班长,不仅因为年纪,更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名列前茅的。他一直说这是最后一次学习的机会,要对得起自己的妻子。2018年4月底他就业了,月薪18000元,一年15个月的薪水,年薪27万。他非常高兴,今年5月,他让自己的妻子、弟弟也都入学积云教育了。


  积云教育为什么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人生呢?这与积云教育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创新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教师提高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接受现代教育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积云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有四个关键要点:一是人人皆可成才;二是快乐学习;三是以就业为龙头推动公司全面发展;四是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一。


  践行“人人皆可成才”的育人理念


  “人人皆可成才”的提出,体现了新时期人才理念的新发展。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职业教育要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一)让每个学生都相信“人人皆可成才”


  首先,每个人都是一个有独立思想且复杂的行为个体。积云教育者深知,对每个人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在哲学领域被限定在认知的四个维度,即真像、镜像、虚像、假象。


  真像只有一个,那就是“真我”“本我”,是积云教育一直都在探究的“我”。但是,呈现最多的却是“镜像”,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都不一样,那就是“真我”千万个侧面中的一面。还有些人是带着功利性的、带着主观感情色彩、带着既有认知看人,他看到的就是虚像。如果让学生根据别人眼中的这些虚像勾画自己,那得到的就是假象。学生如果站在现在看过去,看到的都是镜像、虚像和假象。帮助学生去伪存真,回归认知的本质,是积云教育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其次,对人类潜力的认知不足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爱因斯坦说过:“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对大脑无限潜能的认知。”人脑与生俱来就有记忆、学习和创造的巨大潜力,每个人的大脑都一样,而且比人们所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再其次,教学过程的不均衡性影响了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教师在班级授课中虽然企图为班内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只对班内少部分良好的学生给予更多互动、关注和鼓励。还有一些学生被忽略,由于未均衡地得到教师及时帮助、指导、激励,必然使学生产生学习偏差。因此,教师只从单一授课的结果来衡量每个学生的学习好坏是不公平的,也是让学生产生学习能力弱的假象的关键因素。


  当学生形成一个消极的自我认知之后,根据吸引力法则,他会接着发生强化其认知的行为或思想,最终形成“问题学生”。


  作为职业教育,当积云教育的学生还没有足够优秀时,就需要教师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建立自信,完善方法,达成目标。


  积云教育让每个学生都相信“人人皆可成才”,并特别注重观念的引导。学生观念的认知与强化,首先始于教师的认知。因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显性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要相信“人人皆可成才”。经常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教学,通过对每个同学的关注、关爱来践行这一理念。其次,源于观念的不断重复。只要教师不断公开讲、不断给予学生暗示,学生就会建立这种观念的认知。


  让每个学生都相信“人人皆可成才”,要特别注重行为的引导。学生观念的认知与强化,源于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积极评价。教师私下和当众对学生行为的肯定与表彰,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里要忽视行为的结果,只要有朝着目标行动的行为,都值得肯定。因为并不是每个人对目标的追求,都会产生好的结果,而正是这种行为才是最可贵的、潜力巨大的,教师会及时肯定和激励这种行为。同时,学生观念的认知与强化还源于教师设置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帮助学生达成这一目标。通过目标的达成,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进而树立自信心,这样自然就会建立起这种观念的认知。积云教育经常以表彰、PK、挑战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目标的追求。


  (二)让每个教师都相信“人人皆可成才”


  教师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对“人人皆可成才”这个观念,接纳起来可能有很多困惑、疑虑,甚至抵触。因为每个学校的教师,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恐怕都曾经遇到过束手无策的时候,其实这是正常的。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教师的能力还远没有达到信手拈来、如臂使指、应对自如的境界。如果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进行剖析,就会映射出教师在某一方面的不足。当教师认知到自己能力不足的时候,就会有进步、成长的方向与动力。


  向外行走、向内归因是教师成长的不二法门。内在即源头,唯有源头活水来,才能一通百通、智如泉涌,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大师”。否则,学生的问题是学生的问题,教师的问题依然是教师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致使学生和教师均流于平庸,使学校逐渐消亡。


  “人人皆可成才”是开启内在源泉的向导,向内归因是开启内在源泉的钥匙。

  思维是归因的过程,也是归因的产物,思维的偏差必然导致归因偏差。思维偏差既体现在思维的逻辑混乱,也体现在思维的表面肤浅,其根源在于思维常处于无序状态,既没有思维管理的意识,也没有思维管理的方法,虽然意识清醒,但思维却在梦游之中。梦游的思维以为看清了一切,其实却是在黑暗中转圈,陷入思维怪圈,不能自拔。例如,大多数人的思维肤浅,思考的结论要么盲目肯定——一点儿问题没有;要么盲目否定——这事儿不成。盲目肯定者往往会问题多多,最终走向盲目否定;而盲目否定者则只找理由,不想方法。许多人甚至养成了否定一切的习惯,对别人的方法、自己的想法,不假思索,立即否定,殊不知因此错失了很多机遇。


  面向目标,只为成功找办法;面向结果,以结果反思过程,不为失败找理由;面向未来,期待更好的结果,打破经验束缚,以未来规划现在,以现在塑造未来。这样,学生就人人皆可成才,教师人人都可成为“大师”。


  满足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快乐学习”


  快乐是指人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快乐是人本质的追求,是顺应人性发展的过程体验。学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也是顺应人性发展的,因此,学习是快乐的。


  学习的目的总是源于美好的期待或展望。古代学子,总想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因此他们努力读书。现代的学生希望就业好、发展好,将来回馈父母、成就自己,因此努力读书。对目标的美好期待会给人带来快乐,未来的结果会影响现在的情绪。


  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人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的过程。当人在不断解决问题时,就会不断产生成就感,进而产生快乐。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说:“人有一股进取的力量,该股力量的内在作用是促动个体本人,趋向完美而统合的境界成长;因而个体乐于面向世界,充满信心与朝气。”


  学习的快乐还会被强化。首先,会被解决一个或战胜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或困难后,被随之获得的巨大成就感强化,这种挑战可以源于问题本身,也可以源于优秀者的挑战或比赛。其次,会被其他人的肯定强化。当学生取得成绩之后,如果获得了同学、老师的肯定等就会强化其学习的快乐。再其次,学习的快乐被情感因素强化,比如说得到偶像、爱慕的对象以及父母的肯定和赞美等。


  快乐学习既然是一种本质,为什么有些学生感觉学习不快乐呢?主要有这么几个因素:


  首先,学习不快乐是一种认知的偏差。现代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故事,说明了读书是辛苦的事。其实不然,这是站在现在看过去的感知偏差,因为苏秦、孙敬真实的感受没有人知道,今人只是通过其行为解读出了某一种可能。其实,真相未必如此,有可能他们自己喜欢读书,有清晰的追求目标,将读书作为最快乐的事情。


  其次,学习不快乐缘于学习目标缺乏。学习是需要长期的目标(愿景)、中期的目标(追求)、短期的目标(考试)共同支撑,才能持之以恒,快乐学习。短期的目标建立会体现当前的快乐,中期的目标建立会解决持续性快乐,远期的目标建立解决人终极的快乐。人终极的快乐又会强化当前的和持续的快乐。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足够认识到目标设置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要么没有目标,要么只有部分目标,没有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失了方向、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因此,为学生建立目标、强化目标、帮助学生达成目标是学生快乐学习的保障。


  再其次,学习不快乐缘于缺乏肯定,尤其缺乏对行为本身的肯定。无论学校也好,教师也罢,都习惯于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尤其是学生取得成绩后进行表彰。这本没有错,但并不是说只有这些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需要表彰、应该表彰,其实每个学生都应该获得肯定和表彰,只要学生有努力的行为,甚至只要有努力的想法,就可以加以表彰。因此,作为教师不可吝啬表彰,应将表彰这一行为发扬光大。


  快乐学习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整个环节,高效地达成学习目标,甚至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扩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


  快乐学习也会不断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认知,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提升其学习能力与效率,为将来持续发展、长期发展提供支撑。


  以就业为龙头推动公司工作全面开展


  高就业目标的追求,是公司目标与学生目标协调统一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积云教育的客户,也是积云教育的产品。从学生是客户的角度看,积云教育提供服务的更大价值,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但客户的需求最终还是体现在就业上。从学生是产品的角度看,就业是产品销售的过程,产品销售完成率不断提升、销售的价格不断提升,市场口碑不断提升,是积云教育持续追求的目标。因此,对于积云教育本身,必须建立一个高标准的追求目标,只有目标高远,对目标的坚持不懈的追求才能推动学校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服务社会、服务发展,进而使积云教育的客户选择其教育产品。


  学生就业的衡量标准,主要有三个关键指标,即高就业率、高对口就业率和高就业薪资。


  就业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尺,更是职业教育教学品质的客观体现。


  只有将教育的目标与学生学习的目标协调统一地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促进实施和落实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一,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的认可。


  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一


  以企业管理的模式办学是积云教育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一的具体体现。公司的管理者对教育以及IT行业有着深邃的思考、开阔的视角、敏锐的感知。以企业管理的模式办学是将企业优秀的管理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引入到公司运营管理中来,提升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当前的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极大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变革。行业快速发展、急遽变化是这个时代的标签。企业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会被迅速淘汰,快速响应变化是企业拥抱这个时代唯一的出路。因此,作为新型职业教育机构,必须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师资配置甚至专业方向。


  (一)培养目标从企业中来


  积云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能快速响应社会产业的变迁、行业的发展、技术的变革带来的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因此,专业设置和定位培养目标就是一个深度校企融合的过程。首先需要详细的市场调研。每开设新的专业时,一般需要通过招聘网站招聘数据分析来了解当前企业的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通过邀请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研讨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技术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国家政策、企业行为、国外发生的真实案例甚至分析优秀的竞争对手变化来进一步验证调研的结论;通过综合的数据与逻辑分析,形成严谨的专业设置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要把握好专业设置与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要求为标准、以高薪就业为目标。其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用来确定行业的,所确定的行业要有大量的用人需求,能满足大量学生的就业。以高薪就业为目标,需要确定目标岗位标准的,即目标岗位应该满足高薪就业的目标。以岗位要求为标准,是用来确定培养目标的能力标准,即企业对员工的能力要求,包含专业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的要求。


  (二)PDCA循环从企业中来


  PDCA循环是最初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PDCA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


  PDCA四个循环过程


  如果我们把职业教育看作是知识的生产和复制,那PDCA将为职业教育带来全新的思路。首先,需要改变职业教育的循环周期。PDCA循环周期越快,发现问题越及时,产品修复越快,产品质量越高。积云教育实施周考、月考,将教育的PDCA循环不断加快,不断快速检测、修正、完善,快速提升教学品质。同时,将一学期划分为多个短的教学周期,有助于树立学生短期目标,帮助学生达成目标,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其次,要重视检测环节。在当前职业教育中,过程检测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完全起不到质量控制的作用,因此,积云教育实施严格的考试制度,教考分离,周考、月考相结合等考试形式,有利于检测的真实、准确、及时。通过严格的检测,再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改进问题,进入一个良性的PDCA循环中。


  再其次,职业教育要重视完善的过程。教师要有考试分析、教学总结、最后完善教案、统一教案版本的能力,以便进入下一轮教学。只有不断完善,教师才能不断成长,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升。


  (三)KPI绩效工具从企业中来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即关键绩效指标,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本方法。


  KPI在积云教育管理中凸显了三个核心作用。一是能将学校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人。通过KPI绩效工具的使用,能够凝聚力量,形成合力,把教师的工作追求和学校目标结合起来。二是将每个人的工作目标量化。量化的工作目标既便于教师追求的达成,也能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因为量化的标准可以对员工工作的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衡量,因此有助于解决“有责任心的老师好好教,没有责任心的老师随便教”的问题。三是将绩效工资与KPI挂钩,在校园中营造公平、公正的激励体系,限制人情关系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工作绩效。


  多年来,积云教育以“让每个人都有出彩人生”为愿景,以“创新教育,成就未来”为使命,砥砺前行,不断创新,使公司发展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公司创办第一年学生突破3000人,第二年突破5000人。在发展过程中,公司曾获得北京各大IT企业的鼎力支持,并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如2018年1月获得美国上市公司正保远程教育A轮投资。(别林波 张红纺)